一聲感謝 彼此溫暖 雙向奔赴的醫患情
“謝醫生,謝謝你們一路的陪伴和支持,我們才能堅持下來,我和寶寶現在都很好。等她會走路了,我們一起來看您!”
在世界罕見病日前夕,昆明安琪兒婦產醫院產前診斷負責人謝敏醫生收到M女士發來的真摯感謝和寶寶照片,心里涌上一股暖意。
PART01.始于相遇 守于陪伴
37歲的M女士,這是她的第三個寶寶,從懷孕到30周,一路平順走來。直到孕30+3周時,在當地做胎兒超聲提示“胎兒腹盆腔大量積液”,這個陌生的醫學術語曾讓全家徹夜難眠。
次日,她們來到了昆明安琪兒婦產醫院產前診斷中心謝敏醫生的門診,在與超聲科吳云萍醫生的共同評估下,發現寶寶腹腔內大量積液,腸管受壓攣縮,但經過詳細地畸形排查,并沒有發現其他的結構異常或生長發育方面的問題。通過充分的遺傳咨詢和分析,M女士一家決定竭盡全力救治與她已經共度了200多天的寶寶。
作為云南省唯一具備產前診斷資質的非公三甲婦產專科醫院,我們聯合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、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生兒科和小兒外科,經過多學科團隊的通力合作,讓這個曾被定義為“高風險”的寶寶,帶著響亮的啼哭平安降生。
PART02.第一束光:當罕見病遇見精準產前診斷
在“確認心意”后,要做的第一步,即明確寶寶的腹水是單純的腸道發育異常還是遺傳因素(染色體和/或基因變異)所帶來的。目前羊水穿刺是獲得寶寶細胞最為安全、快捷且成熟的方式。
“羊水穿刺真的安全嗎?”
“現在都30周多了,什么時候才能出結果呢?”
這是孕30周的M女士最深的擔憂。
作為有著豐富咨詢和穿刺經驗的謝敏醫生,深知大孕周孕媽的擔心,讓我們為您簡要科普。
安全防線:實時超聲引導和監測,22G超細穿刺針進行羊水采集,中心成立以來零并發癥的技術積淀;
速度突破:本中心大孕周羊水細胞培養與核型分析成功率100%,報告周期10-14天;
雙城守護:與國內先進產前診斷中心——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共建快速通道,大孕周病例CMA(芯片)+WES-trio(家系全外顯子組檢測)2周發放報告。
“原來穿刺就像靜脈采血一樣輕柔,一點也不可怕。”M女士在術后說道。
在等待產前診斷結果的過程中,我們嚴密監測著寶寶的情況,然而變化猶如過山車:
32周時,寶寶的腹腔積液量明顯減少,一家人沉浸在喜悅之中;
33周時,超聲復查發現寶寶開始出現明顯的腸管全程擴張,考慮腸梗阻/腸道閉鎖可能。
M女士一家的心情再次跌入了低谷,當地產檢醫生考慮寶寶預后不好,建議他們考慮放棄。
此時,羊水穿刺報告結果并未發現寶寶有已知的染色體和基因異常,我們立即啟動了與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小兒外科團隊、新生兒科團隊的MDT(多學科聯合會診),在線上連線M女士一家,立即對寶寶的病情、預后及出生后的診療方案進行了詳盡咨詢和討論。
PART03. 生命的課堂:
認識先天性腸閉鎖
先天性腸道閉鎖是胚胎期腸道發育的“意外暫停”:這是一種較少見但嚴重的先天畸形,發病率僅1/5000-1/7000,意味著胎兒的小腸或大腸某一段先天性中斷或狹窄,無法正常通暢。
產前警報:現代醫學的發展,讓我們能在孕中晚期產檢時,通過超聲可以發現腸閉鎖的線索。例如,胎兒羊水過多(因胎兒無法正常吞咽和吸收羊水)或出現腸管擴張,當腸管過度擴張后可能出現腸管破裂而出現腹腔積液、胎糞性腹膜炎等情況。
產前檢測:有多種遺傳綜合征可能有腸道梗阻/閉鎖的表現,包括唐氏綜合征(21三體綜合征)、VACTERL綜合征、DiGeorge綜合征等等,在發現可疑的胎兒腸道閉鎖的情況下,應行詳細的超聲結構排查及介入性產前診斷,以最大程度的排查上述遺傳綜合征。
希望所在:對于不合并遺傳疾病的單純性腸道閉鎖的患兒,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。手術方式取決于腸閉鎖的具體情況,可能需要腸吻合術(將阻塞的腸道重新接通)或短腸綜合征的長期管理。大部分患兒在成功手術后恢復良好,可以像普通寶寶一樣成長。早期發現、及時治療是決定預后的關鍵!
“醫生們對寶寶的病情進行了充分的分析,讓我們又有了繼續堅持下去的勇氣。”M女士在拿到產前診斷報告并了解到后續的診療方案后,淡淡地松了一口氣,一家人再次鼓起勇氣,決定和醫生一起為寶寶繼續努力。
PART04. 一城兩院
產前產時一體化救治體系
后續的一個月里,M女士得到了來自安琪兒產科馬潤玫教授、產前診斷謝敏醫生和超聲科吳云萍醫生、楊麗華醫生的共同關注和嚴密監測:
產前護航
每3-7天一次的胎兒超聲監測,隨著寶寶腸管擴張程度逐漸加劇,謝敏醫生一邊給予M女士醫療支持,一面予以情緒安撫,直到36+2周,超聲提示胎兒腸管擴張(最寬處約2.6cm ),腸梗阻?超聲見腸管張力大,經過與新生兒內外科專家的共同評估,是時候終止妊娠了。
生命接力
孕36+4周時,M女士來到了產房,在產房資深助產士王洋及助產團隊的支持下,由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NICU團隊陪娩,M女士成功順產下3470g的小公主,出生時寶寶腹部膨隆,張力很高,最大腹圍38cm。
手術康復
寶寶在轉診到小兒外科后經歷了緊急手術、術后康復、腸道功能康復等關卡之后,終于順利出院!
現在寶寶已經7個月了,已經順利添加了輔食,“她身體特別好,特別愛笑,要是沒有遇見你們,我可能不會有機會和我的寶貝見面”,M女士如是說。
PART05. 致每一個不放棄的家庭
2月28日是國際罕見病日,正值這個特殊時刻,我們想告訴所有正在經歷煎熬的準父母:有些生命起初的脆弱,恰恰是為了讓我們見證醫學的溫度。從充滿溫度和專業的咨詢,到橫跨千里的救治網絡,再到跨越學科和醫院的通力合作,一雙雙手為家庭托舉起生命的希望。我們始終相信——罕見病的另一面,是加倍的愛與專業。
一聲感謝 彼此溫暖 雙向奔赴的醫患情
“謝醫生,謝謝你們一路的陪伴和支持,我們才能堅持下來,我和寶寶現在都很好。等她會走路了,我們一起來看您!”
在世界罕見病日前夕,昆明安琪兒婦產醫院產前診斷負責人謝敏醫生收到M女士發來的真摯感謝和寶寶照片,心里涌上一股暖意。
PART01.始于相遇 守于陪伴
37歲的M女士,這是她的第三個寶寶,從懷孕到30周,一路平順走來。直到孕30+3周時,在當地做胎兒超聲提示“胎兒腹盆腔大量積液”,這個陌生的醫學術語曾讓全家徹夜難眠。
次日,她們來到了昆明安琪兒婦產醫院產前診斷中心謝敏醫生的門診,在與超聲科吳云萍醫生的共同評估下,發現寶寶腹腔內大量積液,腸管受壓攣縮,但經過詳細地畸形排查,并沒有發現其他的結構異常或生長發育方面的問題。通過充分的遺傳咨詢和分析,M女士一家決定竭盡全力救治與她已經共度了200多天的寶寶。
作為云南省唯一具備產前診斷資質的非公三甲婦產專科醫院,我們聯合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、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生兒科和小兒外科,經過多學科團隊的通力合作,讓這個曾被定義為“高風險”的寶寶,帶著響亮的啼哭平安降生。
PART02.第一束光:當罕見病遇見精準產前診斷
在“確認心意”后,要做的第一步,即明確寶寶的腹水是單純的腸道發育異常還是遺傳因素(染色體和/或基因變異)所帶來的。目前羊水穿刺是獲得寶寶細胞最為安全、快捷且成熟的方式。
“羊水穿刺真的安全嗎?”
“現在都30周多了,什么時候才能出結果呢?”
這是孕30周的M女士最深的擔憂。
作為有著豐富咨詢和穿刺經驗的謝敏醫生,深知大孕周孕媽的擔心,讓我們為您簡要科普。
安全防線:實時超聲引導和監測,22G超細穿刺針進行羊水采集,中心成立以來零并發癥的技術積淀;
速度突破:本中心大孕周羊水細胞培養與核型分析成功率100%,報告周期10-14天;
雙城守護:與國內先進產前診斷中心——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共建快速通道,大孕周病例CMA(芯片)+WES-trio(家系全外顯子組檢測)2周發放報告。
“原來穿刺就像靜脈采血一樣輕柔,一點也不可怕。”M女士在術后說道。
在等待產前診斷結果的過程中,我們嚴密監測著寶寶的情況,然而變化猶如過山車:
32周時,寶寶的腹腔積液量明顯減少,一家人沉浸在喜悅之中;
33周時,超聲復查發現寶寶開始出現明顯的腸管全程擴張,考慮腸梗阻/腸道閉鎖可能。
M女士一家的心情再次跌入了低谷,當地產檢醫生考慮寶寶預后不好,建議他們考慮放棄。
此時,羊水穿刺報告結果并未發現寶寶有已知的染色體和基因異常,我們立即啟動了與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小兒外科團隊、新生兒科團隊的MDT(多學科聯合會診),在線上連線M女士一家,立即對寶寶的病情、預后及出生后的診療方案進行了詳盡咨詢和討論。
PART03. 生命的課堂:
認識先天性腸閉鎖
先天性腸道閉鎖是胚胎期腸道發育的“意外暫停”:這是一種較少見但嚴重的先天畸形,發病率僅1/5000-1/7000,意味著胎兒的小腸或大腸某一段先天性中斷或狹窄,無法正常通暢。
產前警報:現代醫學的發展,讓我們能在孕中晚期產檢時,通過超聲可以發現腸閉鎖的線索。例如,胎兒羊水過多(因胎兒無法正常吞咽和吸收羊水)或出現腸管擴張,當腸管過度擴張后可能出現腸管破裂而出現腹腔積液、胎糞性腹膜炎等情況。
產前檢測:有多種遺傳綜合征可能有腸道梗阻/閉鎖的表現,包括唐氏綜合征(21三體綜合征)、VACTERL綜合征、DiGeorge綜合征等等,在發現可疑的胎兒腸道閉鎖的情況下,應行詳細的超聲結構排查及介入性產前診斷,以最大程度的排查上述遺傳綜合征。
希望所在:對于不合并遺傳疾病的單純性腸道閉鎖的患兒,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。手術方式取決于腸閉鎖的具體情況,可能需要腸吻合術(將阻塞的腸道重新接通)或短腸綜合征的長期管理。大部分患兒在成功手術后恢復良好,可以像普通寶寶一樣成長。早期發現、及時治療是決定預后的關鍵!
“醫生們對寶寶的病情進行了充分的分析,讓我們又有了繼續堅持下去的勇氣。”M女士在拿到產前診斷報告并了解到后續的診療方案后,淡淡地松了一口氣,一家人再次鼓起勇氣,決定和醫生一起為寶寶繼續努力。
PART04. 一城兩院
產前產時一體化救治體系
后續的一個月里,M女士得到了來自安琪兒產科馬潤玫教授、產前診斷謝敏醫生和超聲科吳云萍醫生、楊麗華醫生的共同關注和嚴密監測:
產前護航
每3-7天一次的胎兒超聲監測,隨著寶寶腸管擴張程度逐漸加劇,謝敏醫生一邊給予M女士醫療支持,一面予以情緒安撫,直到36+2周,超聲提示胎兒腸管擴張(最寬處約2.6cm ),腸梗阻?超聲見腸管張力大,經過與新生兒內外科專家的共同評估,是時候終止妊娠了。
生命接力
孕36+4周時,M女士來到了產房,在產房資深助產士王洋及助產團隊的支持下,由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NICU團隊陪娩,M女士成功順產下3470g的小公主,出生時寶寶腹部膨隆,張力很高,最大腹圍38cm。
手術康復
寶寶在轉診到小兒外科后經歷了緊急手術、術后康復、腸道功能康復等關卡之后,終于順利出院!
現在寶寶已經7個月了,已經順利添加了輔食,“她身體特別好,特別愛笑,要是沒有遇見你們,我可能不會有機會和我的寶貝見面”,M女士如是說。
PART05. 致每一個不放棄的家庭
2月28日是國際罕見病日,正值這個特殊時刻,我們想告訴所有正在經歷煎熬的準父母:有些生命起初的脆弱,恰恰是為了讓我們見證醫學的溫度。從充滿溫度和專業的咨詢,到橫跨千里的救治網絡,再到跨越學科和醫院的通力合作,一雙雙手為家庭托舉起生命的希望。我們始終相信——罕見病的另一面,是加倍的愛與專業。
@2018版權:版權歸屬安琪兒醫療控股集團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安琪兒婦產醫院 蜀ICP備15028888號-1